实验背景

在实验室只有两台路由器,无法达到实验拓扑要求的设备数量,故选用了两台华三路由器来完成本实验。
实验准备同PPP验证。利用SecureCRT登录路由器不再赘述,可参考Telnet实验。

正式实验

说明:
1.为便于区分,将两台路由器分别命名为RTA和RTB。
2.启动帧中继功能在系统视图下。
3.串口默认封装为PPP,必须首先配置接口封装的链路层协议为帧中继,在接口视图下。
4.默认情况下,帧中继接口类型为DTE
RTA

<H3C>system-view  //进入系统视图
[H3C]sysname RTA  //命名为RTA
[RTA]fr switching  //启动帧中继功能,系统视图下
[RTA]int s 1/0  //进入接口视图
[RTA-Serial1/0]link-protocol fr  //接口视图下首先修改链路层协议
[RTA-Serial1/0]fr lmi type q933a  //默认就是Q.933-A
[RTA-Serial1/0]fr interface-type dce  //配置RTA的帧中继接口类型为DCE
[RTA-Serial1/0]ip add 1.1.1.1 24  //配置ip地址
[RTA-Serial1/0]fr dlci 50  //为帧中继接口/子接口分配虚电路号
[RTA-fr-dlci-Serial1/0-50]fr map ip 1.1.1.2 50  //配置帧中继的地址映射

图片1
RTB

<H3C>system-view  //进入系统视图
[H3C]sysname RTB  //命名为RTB
[RTB]fr switching  //启动帧中继功能,系统视图下
[RTB]int s 1/0  //进入接口视图
[RTB-Serial1/0]link-protocol fr  //修改链路层协议
[RTB-Serial1/0]fr lmi type q933a  //修改接口使用的LMI协议标准
[RTB-Serial1/0]fr interface-type dte  //配置帧中继接口类型
[RTB-Serial1/0]ip add 1.1.1.2 24  //配置ip地址
[RTB-Serial1/0]fr dlci 70  //分配虚电路号
[RTB-fr-dlci-Serial1/0-70]fr map ip 1.1.1.1 70  //配置帧中继的地址映射

图片2

结果验证

RTA

<RTA>dis fr pvc-i
<RTA>dis ip int bri  //看Protocol状态是否为UP

RTB

<RTB>dis fr pvc-i
<RTB>dis ip int bri

图片3
图片4
互Ping

<RTA>ping 1.1.1.2
<RTB>ping 1.1.1.1

图片5

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4.0 国际 协议(CC BY-NC-ND 4.0)
最后修改:2022 年 07 月 15 日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,可以点个赞再走喔